国务院办公厅14日公布了《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》,推出十项举措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。指导意见提出的十项举措,证监会直接参与的有三项,分别是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。具体看,包括逐步扩大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范围和规模,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,对各类长期投资资金予以税收优惠等。
“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方面提出的几项举措,像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,可以为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股权和债券融资渠道,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,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确实会起到很好的作用。”国泰君安投资顾问赵欢表示。
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固有弱点,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较弱,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的问题比较突出。而在直接融资方面,目前国内主板、中小板及创业板的上市门槛较高,审核制度较严,大量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要求。新三板市场的应运而生填补了这一空白。
“通过新三板,广大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到资本市场中,享受到资本市场带来的便利。挂牌的企业,可以通过新三板这一平台定向增资、发行可转债、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方式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。”清华大学出版社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张超中表示,同时,企业通过新三板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,有助于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股权估值,降低银行贷款风险,将更容易以较低利率获得银行贷款。
今年以来,新三板发展势头非常迅猛:1月24日,全国股转系统迎来大扩容,首批266家企业集体挂牌,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公司一举达到621家,此后经过不到7个月的时间,这个数字就达到了1000家。
长期以来,投资者以散户为主,缺少长期投资资金是A股市场一直面临的一个难题。此次国务院提出“逐步扩大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范围和规模,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,对各类长期投资资金予以税收优惠”的措施有望解决这一局面。
“一直以来,我国长期资金对股市的介入显得踯躅不前,由此导致市场估值体系不合理,存在瑕疵。此次提出对长期资金予以税收优惠,有利于给股市提供增量资金,更有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,提高市场稳定运作水平,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。”赵欢表示,“但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力量还非常弱小,因此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
此外,国务院公布的另外七项举措分别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;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;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;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;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;积极发挥保险、担保的功能和作用;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。
中国会计视野特约的税务专家解读新政说: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政策,其目的似是为减税,按照会计利润纳税的时代来临了。此政策是继股权转让新三板减税后,面向所有产业升级企业的大优惠。企业折旧占成本近40%,按照企业实际折旧扣除,相当于按利润纳税。营改增、股权转让、加速折旧同步发力,体现了本届政府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,通过减税等手段扩大社会总需求。
税务资深人士刘永生则认为新政是把以前的规定重新描述下,并做了小幅突破。比如以前仅软件行业,电子行业少数几个行业可以加速折旧,现在稍微扩大,也仅限于特殊行业。缩短折旧年限没有变化。且新政下,固定资产标准为5000元,企业执行的时候,又多了约束少了弹性。而此前执行的诸如任何行业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,损耗大时可以加速折旧的政策,是否在执行新政中被认为过时而被淘汰。刘永生则也表示了担忧。
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汇付天下财务总监金源认为:1、从企业的角度看,政府表达了加快经济转型的强烈意愿,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。2、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费用或加快折旧,将推迟纳税的时间,降低企业短期内的税务和现金流负担,尤其对科技研发投入较大的行业会有显著影响。3.该政策的调整,应该主要影响税务口径的利润,对财报利润影响有限,也会使得财报和税报的分离更加常态化。